中国土特产论坛BBS| 广告热线:027-85302667 | 设为首页 |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景德镇瓷器(世界瓷乡)

网址:中国特产网

进入论坛
来源:中国土特产114
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

       江西景德镇,向有“世界瓷乡”之誉,是我国古老而著堍的瓷器。据《浮梁县志》记载:“新平冶陶,始于汉世。”可见,早在汉代,当时被称为“新平镇”的景德镇,就有陶器生产了,东晋时,新平镇改名为“昌南镇”。唐代,昌南镇所产的瓷器,就有“假玉器”之称,“且贡于朝”,于是“昌南镇瓷闻名天下”,並销往亚洲、欧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。北宋初年,江西的昌南窑就是全国的六大名窑之一。北宋景德年间(公元1004-1007年),这里的窑场始制青花瓷,得到了宋真宗的赏识,于是立景德御窑,生产御瓷,供京师需要,命令在每件瓷器的底部上印“景德年制”四字,下诏书改昌平镇为“景德镇 ”,成为全国的瓷器中心。到了元代,景德镇青花瓷,已负盛名。明代,景德镇成了蜚声中外的制瓷中心。该镇南北长30里,密布官窑58座,民窑900多座,而且有些民窑的规模还比官窑大三、四倍,每次可烧器坯上千件。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,就带去去大量的景瓷,销往印度、波斯、阿拉伯和非洲东岸一带国家。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间,景瓷进入了鼎盛时期。康熙时期,景德镇 瓷器家族中又新添了素三彩(是此时的创造)乾隆时期,景德镇的陶瓷业已具有了手工工场的性质,瓷窑三、四百区,被称为“四时雷电镇”,粉彩、珐琅彩更臻完美,釉色有粉青,郎窑红,松色绿、茄皮紫、蟹甲青……乾隆15年(1750年)景瓷已几靡欧洲市场,景瓷经南京口岸运销荷兰、英国、瑞典等国;同治时期(1862-1874年)景瓷仍有50余种之多,诸如盖碗、帽筒、笔筒,都是前代所没有的,瓷器的白度已达到现代瓷的水平,那柳叶瓶(俗称美肩)长颈瘦肩,丰胸敛腹,宛如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。五彩中又以粉彩、珐琅彩瓷,壁薄如蛋壳。清代景德镇青花已远销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,鸦片战争后,景瓷产量日渐下降,到解放前夕的1949年,年产量仅有6300多万年。
       景德镇的瓷器,“集历代名瓷于一身”,素以“青如天、白如玉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而享誉中华蜚声海外。北宋的影青瓷,是瓷器家族中的珍品,远视无花纹,近视呈现影青色图案,是我国参加国际博览会的展品,也是对外馈赠的高级礼品,北宋的影青瓷以“体薄而润”见长,明代的“卵翼杯”薄如蝉翼,清代的“真脱胎纯乎见釉”,“几乎不见胎骨”,这些都是景瓷的历史代表作品。
       景德镇的瓷器,有五大传统名瓷:青秀淡雅的青花瓷,晶莹剔透的青花玲珑瓷,万紫千红的粉彩瓷,五光十色的高温颜色釉,巧夺天工的薄胎瓷。如今,在这些名瓷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。1981年景德镇人民瓷厂生产的古典式帆船青花玲珑西餐具,在美国纽约展出轰动了整个展览会,被誉为“王牌产品”。该厂生产的长青牌青花梧桐餐茶具,1984年获国家金质奖。青花“梧桐”45头西餐具,继1979年获国家金质奖后,1984年青花梧桐餐具以造型优美、端庄、料色青翠雅致,釉面晶莹如玉,装饰传统经纬度样的独特风格和浓厚的东方艺术特色,连续三次在三个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牌(三月在民主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、四月在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5届消费品国际博览会、六月在波兰兹南56届国际博览会),雄居世界瓷坛,为我国赢得了荣誉。
       青花梧桐西餐具:瓷质温润如玉,器型美观大方,画面丰富多彩,是由数件乃至一百几十件大小不一、器型各异 的品种组成。梧桐,是指青花传统画面的名称。其画面是根据唐代诗人王勃《腾王阁序》诗意:“腾王高阁临江渚,佩玉鸣鸾罢歌舞,画栋朝飞南浦云,珠帘暮卷西山雨。”与“江西八景”中的章江门组合为景逐渐演变而来,又以“梧桐引得凤凰来”的佳句取名的青花梧桐画面,逐个品种因器而异 重新设计和制图,使新生产的青花梧桐画中的楼台亭阁、山水路桥、树木庭院、人物飞禽的构画布局合理、疏密适宜,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、和独特的意境。它展现了一幅秀丽的江南渔、樵、耕、读、山水风俗画,画中楼台亭阁、山水桥路、树木庭院、人物花鸟一一俱备,边缘饰织锦图案,内边辅以吊珠“八宝”纹样,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浓厚的东方艺术风格,加上青花瓷本属釉下彩装饰,明净大方,素淡高雅,並有永不褪色、不含铅毒的特点。所以它倍受人们厚爱,致使国内外市场出现购青花梧桐热的盛况。
       青花瓷:是景瓷器中的主要代表,向有“永不凋谢的青花”之称、“瓷国明珠”之誉。1979年人民瓷厂生产的青花瓷品获国家银质奖。我国青花瓷,相传始于唐太宗在世时,以清代乾隆年间最盛。而景德镇的青花瓷及其技艺,源于磁州窑的白釉黑花,始于南宋。所谓青花,它是用一种含有氧化钴的单纯青色彩料(着色剂)、把花纹描绘在白瓷精坯上,然后再罩一层透明的白釉,经1300°C的高温焙烧而成的釉下彩装饰,故蓝色中含微小的变化。青花装饰,色泽青翠欲滴,青白相映,水乳交融,浑然一体,朴素大方,晶莹而幽雅,颜色经久不败。它把中国绘画艺术和装饰艺术,通过工艺、材质和生产紧密结合成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。
       青花玲珑瓷:是青花和玲珑雕镂工艺制作与艺术处理相结合的产物,是世界瓷中的独创。它的制造工艺水平很高,在尚未烧制的瓷器坯胎上,钻镂出不同形状的孔眼,施彩多次,经高温烧炼后,变成既不漏水,又象玻璃那样透明,酷似晶莹如玉的瓷器上镶嵌着一个碧绿透明的玲珑。以前,这种瓷器因工艺独特,做工困难,数量极少,只供宫廷、名门豪族赏玩,素有“玩玉之宝”的美称。1984年景德镇陶瓷公司生产的玩玉牌青花玲珑餐茶具,获国家金质奖,曾在美国展出,轰动了整个展览会。
       粉彩瓷:是景德镇陶彩绘中的重要品种。它色彩柔和秀丽,画面华贵庄重,享有“东方明珠”的盛誉。粉彩,是在康熙五彩(古彩),多取中国画工笔重彩,表现力强,具有画面线条纤细、形象生动逼真的特色。其法是在瓷胎上用细线勾勒,白描图饰,再将各色彩料覆盖,经入窑焙烧后,洁白的瓷面上,形成微微凸起的色层,色彩z绚丽,晶莹润泽,长期使用,色彩不损。目前,这种粉彩瓷,已远销120多种国家和地区。
       颜色釉瓷:是景瓷中最出色的传统艺术瓷,是一朵久开不衰的鲜花。建国瓷厂生产的高温色釉陈设瓷,1979年获国家银质奖。颜色釉是用金属氧化物和各种天然矿石为着色剂施于瓷坯,入窑烧制而成,其成品万紫千红。它的特点是:红釉深厚,鲜艳华丽;青釉素淡雅致,柔和纯朴;黄釉明朗清晰,稳定大方;花釉斑驳离奇,变化万千,色泽历千年不衰。景德镇能生产百余种颜色釉产品,其中始于南宋的“釉里红”是颜色中最珍贵的一种,有所谓“青花能入瓷骨,釉里红则更入釉骨”的赞语。如今,这种稀世珍品的颜色釉瓷,已名扬四海,畅销欧、拉美、亚、非、澳8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       薄胎瓷:是景德镇誉传古今,已有近一千年历史的传统产品。北宋时期,景德镇制造的影青瓷,由于瓷化程度高,滋润透影,当时就以“质薄腻、体薄而润”著称。明成化年间,景德镇所制的薄胎瓷,已具有透明感,如正面瓷胎画有序纹,反面就能辨别出笔画色彩,胎质全部用釉来制作。这样的瓷器,映着光看去,象万里无云的睛空那样匀净明亮。到了清代,薄胎瓷盛行于世,达到“过手七十二,方克成器”,并开始远销海外。薄胎瓷,薄如蝉翼,轻如浮云。古人曾赞美它“只恐风吹去,还愁日炙消。”其特点是轻巧、秀丽,能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。它制作精细,工艺难度大,非常精细,从配料、制坯、修坯、上釉、绘画、烧制,要经过40道工序,稍有不慎,不是碰破,便是震裂、修坯是成瓷的重要一环,从精修、细修到精修,反复十几次,才能把二、三毫米厚的毛坯,修得象鸡蛋壳一样薄,少一刀嫌厚,多一刀则坯破器毁。今日,景德镇生产的薄胎瓷,品种已达50多种,薄度、光泽度、洁白度之精,都是前代未有的。
       瓷雕:据《江西通志》记载:公元583年就为陈朝京城建康烧制过大型塑品“陶础”,作为营造宫殿的柱脚,后又为隋炀帝的显仁宫,制造狮象大兽二座。到了唐代,此雕塑技术已用于日用陶瓷器上。宋时,富有刻花,雕花、印花、剔花的瓷器已成为日常用品。当今之瓷雕,是用圆雕、浮雕、镂雕、捏雕、堆雕等技法,采集景德镇传统的青花、古彩、粉彩、腐蚀金、新彩、颜色釉等装饰,以“技参造化之功、巧夺天工之妙”而蜚声中外。
       现在,景德镇人民瓷厂的科研人员,经过30多年的努力,又研制成功青花影青刻花瓷,有集传统青花、影青、刻花工艺精华为一体的青花影青餐具、茶具、文具和各种陈设瓷。青花影青刻花瓷,巧妙地综合装饰在一起,使幽靓高雅的青花、优美端庄的暗刻花纹和白中泛青色釉衬托,交相辉映。该厂这一产品一问世,北京、上海、新疆、桂林和香港等26家宾馆、饭店纷纷订购,并被江西省评为优质产品。同时,该厂又生产出一种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、稳定性好的中厚胎餐具投放市场,适应机械化冲洗。
       载誉已越千年的瓷都——景德镇,真是春景常在,瓷坛日益增辉。

 
 
 风景名胜